生能的環保一直走在路上
冰川的融化,北極的熊在冬天不再冬眠,而一些隨著季節南北半球遷徙了數千年的候鳥正在迷失方向,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,龍卷風,海嘯肆虐,沙漠更加干燥;厄爾尼諾現象也愈加嚴重,據最新資料表明,人類的資源消耗速度以現在的水平繼續下去,那么全球的煤還可以維持約40年,石油約50年,天然氣約60年,我們能給子孫留下些什么?人類難道真的要進入第二個冰河時代?
2009年12月7-18日哥本哈根會議期間,就如何推進節(jie)能減排,扼制(zhi)環(huan)(huan)境(jing)污染,實施可持續發展(zhan);全球各國已經把環(huan)(huan)境(jing)保(bao)護擺在(zai)突出(chu)的戰略位(wei)置,一個企業的存在(zai)不(bu)應只是(shi)(shi)它成(cheng)就什么,而是(shi)(shi)他給社會做了(le)些什么。如果(guo)人類的文明只是(shi)(shi)靠掠奪和(he)征服大(da)自(zi)然來(lai)實現(xian)(xian),那么出(chu)現(xian)(xian)生(sheng)態(tai)危(wei)機環(huan)(huan)境(jing)惡化(hua)是(shi)(shi)不(bu)可避免的!
2020年9月,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,要“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,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”。這個碳中和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解決方式。
其實,我們只要(yao)(yao)舉手之(zhi)勞就(jiu)能讓世界變(bian)的(de)(de)更美好(hao)。保護環(huan)境,節約能源是我們是基本國策,我們要(yao)(yao)實現可持(chi)續(xu)發展,既要(yao)(yao)促進(jin)人與(yu)自然的(de)(de)和諧,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、資源環(huan)境相(xiang)協調,又(you)要(yao)(yao)堅持(chi)走(zou)生(sheng)產(chan)發展,生(sheng)活富裕,生(sheng)態(tai)良好(hao)的(de)(de)文明發展道(dao)路,保證一代(dai)一代(dai)永(yong)續(xu)發展。